牙源性肿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局部组织破坏、功能障碍以及潜在恶性转化风险。常见危害包括颌骨结构损伤、牙齿移位脱落、神经压迫疼痛以及影响咀嚼功能。
1、颌骨破坏:牙源性肿瘤生长可导致颌骨骨质吸收或膨隆,严重时引发病理性骨折。成釉细胞瘤等类型具有侵袭性生长特点,可能造成大面积骨缺损,需通过刮治术或颌骨切除术治疗。
2、牙齿异常:肿瘤压迫牙根可致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常伴随牙根吸收,需结合口腔全景片评估,必要时拔除患牙并行肿瘤摘除术。
3、神经压迫:下颌管内的肿瘤可能压迫下牙槽神经,引发持续性麻木或刺痛。神经鞘瘤等类型需通过显微外科手术剥离,保留神经功能完整性。
4、咀嚼障碍:肿瘤占据颌骨空间会影响咬合关系,导致咀嚼效率下降。复发性牙骨质瘤可能需配合正畸治疗恢复咬合功能,严重者需进行颌骨重建。
5、恶性转化:少数牙源性肿瘤如恶性成釉细胞瘤具有转移潜能,需通过CT明确范围后行扩大切除术,术后需定期复查PET-CT监测复发。
日常需保持口腔卫生避免感染,术后选择软食补充蛋白质,恢复期进行张口训练预防关节强直。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肿瘤迹象,颌面外科联合影像学检查可精准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