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上有白色的皮屑可通过保湿护理、温和清洁、避免刺激、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该现象可能由皮肤干燥、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真菌感染、接触性皮炎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皮肤干燥是皮屑脱落的常见原因,冬季或干燥环境中更易发生。选择含尿素、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的保湿霜,每日涂抹2-3次,沐浴后立即使用效果更佳。避免长时间热水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
2、温和清洁: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选用无皂基弱酸性沐浴露,减少搓澡巾使用频率。头皮屑增多时可间隔使用二硫化硒洗剂或酮康唑洗剂,每周2-3次,需在头皮停留3-5分钟再冲洗。
3、避免刺激:接触性皮炎引发的皮屑需排查过敏原,如镍金属饰品、染发剂、洗涤剂等。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新衣物建议洗涤后再穿。瘙痒时避免抓挠,冷敷可缓解不适,指甲需定期修剪。
4、饮食调整:缺乏维生素A、B族或必需脂肪酸可能加重皮屑。增加三文鱼、核桃、亚麻籽等富含ω-3食物,每日饮水1500-2000ml。限制高糖高脂饮食,乳制品摄入过量可能诱发脂溢性皮炎。
5、药物治疗:顽固性皮屑需就医明确病因。银屑病可外用卡泊三醇软膏或他克莫司软膏,真菌感染需口服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脂溢性皮炎急性期可用弱效激素类药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
日常可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但泳池含氯水质可能刺激皮肤,建议游泳后及时冲洗。燕麦浴能缓解瘙痒,将无糖燕麦粉50g加入浴缸温水浸泡15分钟。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40%-60%,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减少尘螨。若皮屑伴随红斑、渗液或面积扩大,需皮肤科就诊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