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早产保胎成功通常以妊娠达37周为界,可通过抑制宫缩、控制感染、宫颈环扎术等方式治疗。该症状可能与宫颈机能不全、绒毛膜羊膜炎、多胎妊娠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规律宫缩、阴道流血、下腹坠胀等症状。
1、抑制宫缩: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利托君、阿托西班、硝苯地平。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子宫平滑肌收缩信号,延长妊娠周期至胎儿成熟。用药期间需监测孕妇心率及胎儿心率变化。
2、控制感染:绒毛膜羊膜炎需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克林霉素。感染控制后子宫敏感性降低,可减少宫缩频率。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C反应蛋白及血常规。
3、宫颈环扎术:适用于宫颈长度<25mm的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手术在孕12-14周或紧急情况下实施,术后需绝对卧床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McDonald术式和Shirodkar术式为常用术式。
4、激素促肺成熟:妊娠34周前需肌注地塞米松或倍他米松。激素能加速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降低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完成标准疗程后无需重复给药。
5、延长卧床休息:采取左侧卧位减少子宫压迫,每日卧床时间需>20小时。配合会阴护理预防血栓形成,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
妊娠32周后每延长1天保胎可提高胎儿存活率3%,达34周后新生儿并发症显著减少。建议每日摄入200mg钙剂及400μg叶酸,进行盆底肌训练时需避免腹压增加动作。宫缩消失后仍需每周监测宫颈长度,直至分娩前保持适度活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