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神经节瘤的症状可能由局部压迫、激素分泌异常、神经功能障碍、血管受累、远处转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头痛、心悸、高血压、出汗异常、体重下降等。
肿瘤生长压迫周围组织可导致疼痛或功能障碍。颈部副神经节瘤可能引起吞咽困难或声音嘶哑;腹膜后肿瘤可能导致腹部胀痛或肠梗阻。压迫症状与肿瘤位置密切相关,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范围。
功能性肿瘤分泌过量儿茶酚胺,引发阵发性高血压、心动过速。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手足冰凉等血管收缩表现。24小时尿香草扁桃酸检测可辅助诊断,α受体阻滞剂如酚苄明可用于术前准备。
肿瘤侵犯交感神经链可导致霍纳综合征,表现为眼睑下垂、瞳孔缩小。迷走神经受累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消化功能紊乱。神经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手术松解神经压迫。
瘤体包裹血管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面部水肿或上肢肿胀。动脉浸润可引发缺血性疼痛或搏动性肿块。血管造影能显示肿瘤血供情况,必要时可行血管重建术或肿瘤栓塞治疗。
恶性副神经节瘤可通过血液转移至骨、肝、肺等器官。骨转移引起病理性骨折,肝转移导致黄疸腹水。PET-CT可评估全身转移灶,靶向药物如舒尼替尼可用于控制晚期病情。
患者日常需监测血压心率变化,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高血压危象。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限制咖啡因摄入。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儿茶酚胺水平,每年进行胸部CT随访。出现持续性头痛、视物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