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使用抗菌药需注意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监测、疗程控制和耐药性预防。特殊生理状态下的药物代谢变化要求更谨慎的用药方案。
老年人生理机能减退导致药物代谢减慢,需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β-内酰胺类抗菌药如阿莫西林需减少25%-50%,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需延长给药间隔。体重下降明显的患者应按实际体重计算给药量,避免血药浓度过高引发毒性反应。
氟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与华法林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大环内酯类如克拉霉素与他汀类药物合用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使用抗菌药前应详细核查患者正在服用的心血管药物、降糖药等,必要时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或血糖变化。
老年人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1ml/min,使用万古霉素等经肾排泄药物需定期检测血药浓度。肝功能异常患者应避免使用利福平等肝毒性药物,转氨酶升高超过3倍需立即停药。建议用药前及用药第3天进行肝肾功检查。
社区获得性肺炎疗程通常7-10天,尿路感染3-5天即可。避免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如头孢曲松导致菌群失调,出现伪膜性肠炎可选用甲硝唑治疗。明确感染病原学证据后应及时降阶梯治疗。
避免预防性使用碳青霉烯类等特殊级抗菌药,普通感染首选青霉素类。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时应进行药敏试验,可考虑联合用药方案如磷霉素联合呋喃妥因治疗耐药尿路感染。住院患者需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
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应保持每日2000ml饮水,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或制剂。用药后出现腹泻可食用苹果泥、山药粥等低渣饮食,体温正常3天后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护理人员需观察意识状态、尿量变化等指标,发现皮疹或关节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