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是通过手术切开腹壁及子宫取出胎儿的分娩方式,适用于胎儿窘迫、胎位异常、产道梗阻等特殊情况。
剖宫产是经腹壁切口进入子宫腔娩出胎儿的外科手术,需在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切口通常选择子宫下段横切口,长度约10-15厘米,术后需缝合子宫肌层及腹壁各层组织。该手术能有效解决阴道分娩困难的情况,但创伤大于自然分娩。
当存在胎儿宫内窘迫、胎盘早剥、脐带脱垂等紧急情况时需立即实施。头盆不称、巨大儿、横位等胎位异常也属于适应症。妊娠合并严重心脏病、前置胎盘出血等母体高危因素同样需要选择剖宫产。多胎妊娠中若第一胎为非头位,通常建议手术分娩。
术前需完成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基础检查,禁食8小时并备皮。麻醉师会评估脊柱情况以选择麻醉方式,产科医师需确认胎盘位置避开切口区域。术前30分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建立静脉通道准备输血可能。
麻醉生效后消毒铺巾,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腹直肌前鞘。分离腹直肌打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作横切口。破膜后吸净羊水,托出胎儿处理脐带。注射缩宫素促进宫缩,分层缝合子宫及腹壁,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1小时内。
术后6小时去枕平卧,24小时内拔除导尿管。使用镇痛泵缓解疼痛,静脉滴注缩宫素促进子宫复旧。鼓励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切口每日消毒更换敷料。术后5-7天拆线,建议产后42天复查子宫恢复情况。
剖宫产术后需加强高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蛋促进伤口愈合,适当散步改善循环但避免提重物。注意观察恶露量及切口渗液,哺乳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腹部压力。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出现发热、剧痛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