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饮食控制、定期筛查、药物预防、遗传因素干预等方式降低风险。前列腺癌的发生与年龄、遗传、激素水平、炎症刺激、环境暴露等因素相关。
保持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太极拳等每周150分钟以上,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戒烟限酒可降低氧化应激损伤,酒精摄入建议每日≤25克。控制体重使BMI维持在18.5-23.9,腰围男性<90厘米。
增加番茄、西兰花、绿茶等富含番茄红素、萝卜硫素、儿茶素的食物。限制红肉摄入每周<500克,避免高温烹饪产生的杂环胺。补充维生素E坚果、硒海产品等抗氧化营养素。
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PSA检测联合直肠指检。有家族史者筛查年龄提前至45岁。发现PSA水平>4ng/ml或年度增幅>0.75ng/ml时需进一步行MRI靶向穿刺活检。
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可降低25%发病风险。二甲双胍通过调节代谢发挥抗癌作用。阿司匹林长期使用需权衡胃肠道出血风险,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需加强监测,考虑预防性前列腺切除。有 Lynch综合征家族史者应进行错配修复基因检测。三代直系亲属患病者推荐遗传咨询及个性化防控方案。
日常可增加豆制品、深海鱼、全谷物摄入,坚持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结合。避免接触镉等重金属职业暴露,注意会阴部保暖减少盆腔充血。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压力管理可通过冥想、正念训练实现。出现排尿困难、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晚期患者可采用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联合放疗,或新型内分泌治疗如阿比特龙、恩扎卢胺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