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能增加猝死风险,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发生猝死。房颤猝死风险与基础心脏病、血栓栓塞、心力衰竭、心室率控制不佳、电解质紊乱等因素相关。
合并冠心病、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时,房颤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这类患者需定期评估心脏功能,控制血压血糖,必要时接受射频消融或左心耳封堵术。
房颤导致心房血流淤滞可能形成左心耳血栓,脱落后引发脑卒中。抗凝治疗是关键,常用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
快速心室率导致心脏扩大和射血分数下降,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控制心率,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
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心室率可达150次/分以上,可能进展为室颤。建议静息心率控制在60-100次/分,运动时不超过110次/分,避免饮用浓茶咖啡。
低钾血症和低镁血症可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需保持血钾在4.0mmol/L以上。日常多食用香蕉、橙子、深绿色蔬菜等富钾食物,定期检测电解质水平。
房颤患者应建立健康档案,每3-6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饮食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出现持续胸痛、意识丧失等危急症状需立即呼叫急救。随身携带抗凝用药卡片,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保持情绪平稳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