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泌尿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碱化尿液药物、中药辅助、局部护理等方式缓解。该疾病通常与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尿路结构异常、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原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呋喃妥因。抗生素需遵医嘱足疗程使用,避免耐药性产生。治疗期间需监测尿常规确认疗效。
2、止痛药物:尿频尿痛症状明显时可短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膀胱痉挛患者可选用山莨菪碱缓解平滑肌痉挛。止痛药物不建议连续使用超过3天。
3、碱化尿液:枸橼酸钾颗粒可升高尿液PH值,减轻排尿灼烧感。碳酸氢钠片也能中和尿液酸性,但需注意钠摄入过量风险。碱化治疗期间建议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ml以上。
4、中药辅助:癃清片具有清热通淋功效,可改善尿路刺激症状。三金片含金银花等成分,能辅助抑制泌尿系统炎症。中药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相互作用。
5、局部护理:每日温水清洗外阴部,选择纯棉透气内裤。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破坏菌群平衡。绝经期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改善黏膜防御功能。
泌尿感染期间建议增加蔓越莓汁、酸奶等富含益生菌的饮品摄入,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可增强盆底肌功能,但急性期需暂停剧烈运动。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必要时进行尿培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