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辐射性白内障可通过减少辐射暴露、佩戴防护设备、补充抗氧化营养素、定期眼科检查、控制基础疾病等方式预防。

1、减少辐射暴露:

避免长时间接触电离辐射源如X光机、核设施等职业环境,非必要不进行医学影像检查。日常使用微波炉、手机等电子设备时保持安全距离,累计辐射剂量与白内障风险呈正相关。

2、佩戴防护设备:

接触辐射源时需佩戴含铅眼镜或防护面罩,铅当量≥0.5mm的防护镜可阻挡90%以上γ射线。焊接作业者应使用镀铬防护面罩,紫外线防护指数需达UV400标准。

3、补充抗氧化营养素:

每日摄入维生素C猕猴桃、鲜枣、维生素E坚果、深海鱼、叶黄素菠菜、羽衣甘蓝等抗氧化剂,可中和辐射产生的自由基。建议每日食用深色蔬菜300g以上,配合橄榄油提升吸收率。

4、定期眼科检查:

高风险职业者每6个月进行裂隙灯检查,早期发现晶状体后囊混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检测晶状体密度变化,当透明度下降30%时需启动干预。

5、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维持血压<140/90mmHg。全身性疾病可能加速辐射性白内障进展,合并视网膜病变者风险增加2-3倍。

预防辐射性白内障需建立综合防护体系,职业暴露人群应执行轮岗制度减少累积暴露时间,日常增加蓝莓、胡萝卜等护眼食物摄入,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改善眼部微循环。出现视物模糊、眩光等症状时需立即进行晶状体功能评估,必要时考虑超声乳化手术干预。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