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具体传播方式包括食用被污染的食物、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接触感染者排泄物后未彻底清洁双手、与感染者密切生活接触、生食受污染的贝类海鲜。

1、污染食物:

甲肝病毒可存在于感染者的粪便中,若食物加工者携带病毒且未规范洗手,病毒可能通过手部污染食物。生食未经清洗的蔬菜水果或未煮熟的食品风险较高,建议彻底加热食物至中心温度85℃以上持续1分钟。

2、污染水源:

被感染者粪便污染的水源是重要传播媒介,尤其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饮用未经煮沸或消毒的生水可能感染,使用污染水清洗餐具或漱口同样存在风险。野外活动时应选择瓶装水或煮沸处理水源。

3、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感染者粪便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病毒可通过口腔进入人体。婴幼儿尿布更换区域、公共卫生间门把手等是潜在传播点,规范执行七步洗手法可降低感染概率。

4、密切接触:

与感染者共同生活或性接触可能传播病毒,病毒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家庭成员间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可能造成传播,感染者应单独使用生活用品直至康复后两周。

5、海鲜传播:

双壳类水生生物如牡蛎、蛤蜊能富集水中的甲肝病毒,生食或半生食用这些海鲜存在较高风险。烹饪时需确保贝壳完全张开且持续沸腾3-5分钟,避免食用未熟透的海产品。

预防甲肝需注重饮食卫生,避免生冷食物并确保饮用水安全,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生熟食品分开处理,定期消毒厨房用具。高风险人群可接种甲肝疫苗获得免疫力,出现黄疸、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测。日常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摄入,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上一篇:胎儿成骨发育不全怎么治疗 下一篇:眼睛几度为高度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