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与过敏性咳嗽可从病原体、症状特征、病程、诱发因素及治疗方式五个维度区分。百日咳由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过敏性咳嗽多因过敏原刺激导致,以干咳为主且常伴其他过敏症状。
1、病原体差异:
百日咳由百日咳鲍特菌感染引发,具有强传染性,通过飞沫传播。过敏性咳嗽无病原体感染,是机体对尘螨、花粉等过敏原产生的Ⅰ型变态反应,常见于过敏体质人群。
2、症状表现:
百日咳典型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咳嗽末伴随鸡鸣样回声,夜间加重,可能伴有呕吐。过敏性咳嗽表现为持续性干咳,接触过敏原后突发,常伴随鼻痒、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3、病程特点:
百日咳病程分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持续2-3个月,传染性强。过敏性咳嗽病程不定,脱离过敏原后症状缓解,易反复发作,与环境暴露程度相关。
4、诱发因素:
百日咳发病与免疫力低下或未接种疫苗有关,多见于儿童。过敏性咳嗽与遗传性过敏体质相关,春秋季高发,接触宠物皮屑、霉菌等过敏原可诱发。
5、治疗方式:
百日咳需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克拉霉素,重症需住院隔离。过敏性咳嗽需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严重者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关键措施是避免接触过敏原。
日常护理中,百日咳患者需保持室内湿度,少量多餐避免呛咳;过敏性咳嗽患者建议使用防螨寝具,外出佩戴口罩。饮食上两者均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百日咳可食用蜂蜜炖梨润肺,过敏性咳嗽需排查牛奶、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进行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症状,症状持续或加重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