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可通过热敷、抗生素眼膏、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麦粒肿通常由细菌感染、睑板腺阻塞、免疫力下降、用眼卫生不良、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热敷消肿:
每日3-4次温毛巾热敷患处10-15分钟,温度控制在40℃左右。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脓液排出,缓解红肿疼痛。操作时注意闭眼,避免烫伤角膜。热敷后需用无菌棉签清理分泌物,保持睑缘清洁。
2、药物干预:
局部涂抹左氧氟沙星眼膏、妥布霉素眼膏或红霉素眼膏,每日2-3次。严重者可口服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抗生素。药物使用需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3天,避免复发。儿童孕妇用药前应咨询
3、卫生管理:
暂停使用隐形眼镜及眼部化妆品,避免揉眼。每日更换消毒枕巾,单独使用洗脸毛巾。接触患眼前后需用肥皂洗手,防止交叉感染。痊愈后需更换睫毛夹、眼线笔等可能残留病菌的化妆工具。
4、病因控制:
可能与长期熬夜、高糖饮食等降低免疫力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发作、愈合缓慢等症状。调整作息保证7小时睡眠,减少精制糖摄入。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
5、手术处理:
脓肿成熟后需行麦粒肿切开引流术或霰粒肿刮除术。手术在局麻下进行,用时约10分钟,术后24小时避免沾水。形成肉芽肿或累及眼睑深层组织时,可能需进行更复杂的睑板腺囊肿切除术。
日常可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摄入,配合眼球转动训练促进睑板腺分泌。急性期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痊愈后每周可进行2-3次眼睑边缘清洁护理。若3日内红肿加剧或出现发热症状,需立即眼科就诊排除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间建议暂停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佩戴防尘眼镜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