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炎患者可通过抗生素治疗、炎症控制后再评估等方式考虑上环,子宫内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宫腔操作损伤、免疫力低下、激素水平异常、子宫内膜病变等原因引起。
1、急性期禁忌:
活动性子宫内膜炎期间禁止放置宫内节育器。急性炎症会导致宫腔充血水肿,放置节育器可能加重感染扩散风险,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异常阴道流血、发热等症状。需先完成足疗程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多西环素、甲硝唑等。
2、慢性期评估:
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需经妇科检查、超声及宫腔镜评估内膜恢复情况。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形成宫腔粘连,影响节育器放置效果。伴随月经量少、性交疼痛等症状时,建议选择其他避孕方式。
3、细菌培养指导:
治疗前需取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衣原体、淋球菌等特定病原体感染需针对性用药,彻底清除病原体后再考虑避孕措施调整,避免形成耐药性感染。
4、激素辅助治疗:
对于激素水平紊乱导致的子宫内膜炎症,可短期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修复内膜。口服避孕药可能作为过渡方案,既调节周期又提供避孕保护,常用药物如炔雌醇环丙孕酮、屈螺酮炔雌醇等。
5、术后监测要求:
炎症控制后上环需加强随访,术后1个月复查超声确认节育器位置,3个月内监测月经模式变化。出现持续出血、脓性分泌物需及时取出节育器,并行宫腔冲洗治疗。
子宫内膜炎患者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西兰花等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盆腔充血。恢复期可进行快走、瑜伽等低强度运动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游泳等可能引起感染的活动。日常注意会阴清洁,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月经期勤换卫生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