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高嵌体修复后出现裂缝可通过调整咬合关系、重新粘接修复体、更换修复材料、牙体预备修正、修复体重新制作等方式治疗。高嵌体裂缝通常由咬合力过大、粘接剂老化、修复材料强度不足、牙体预备不当、修复体设计缺陷等原因引起。

1、调整咬合:

咬合不平衡会导致修复体局部应力集中。通过咬合纸检查早接触点,使用车针调磨对颌牙尖或修复体高点,降低侧向咬合力。建议避免咀嚼硬物,单侧咀嚼习惯需纠正。

2、重新粘接:

粘接剂层失效是常见原因,需彻底清除旧粘接剂。采用三步法酸蚀技术处理牙面,选用树脂类粘接剂如Super-Bond、PanaviaF或RelyXUnicem进行再粘接。粘接后24小时内避免咀嚼粘性食物。

3、更换材料:

传统瓷嵌体脆性较高,可更换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氧化锆材料。CAD/CAM切削的复合树脂嵌体如LavaUltimate具有更高韧性,适合后牙区高应力环境。材料厚度需≥1.5mm以保证强度。

4、牙体修正:

预备体倒凹不足或边缘线设计不当会影响修复体固位。重新预备时应形成2-5°轴壁聚合度,边缘制备0.3-0.5mm宽肩台。对于薄壁弱尖需进行髓腔固位或桩核重建,必要时行冠延长术。

5、修复体重制:

存在设计缺陷时需重新取模制作。数字化设计需确保修复体厚度均匀,咬合面形态符合生理颌曲线。金属高嵌体建议采用金合金材料,边缘适合性需控制在50μm以内。

日常护理需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基牙健康,配合牙线清洁修复体边缘。避免用修复牙咬开瓶盖等硬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修复后出现持续敏感或松动需及时复诊,严重裂缝可能需拆除后行全冠修复。均衡摄入钙磷等矿物质有助于牙体组织修复,适当咀嚼无糖口香糖可促进咬合适应性调整。

上一篇:先天性梅毒会传染给其他人吗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