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改善睡眠可通过调整作息、心理疏导、中药调理等方式干预,必要时可短期使用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褪黑素受体激动剂等药物。睡眠障碍可能与焦虑情绪、生物钟紊乱、环境不适等因素有关。
考前两周逐步固定作息时间,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控制在30分钟内。避免夜间过度复习,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建立条件反射性入睡习惯。
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考试焦虑,通过呼吸训练、正念冥想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家长应避免施加压力,考生可进行每日10分钟肌肉放松练习。
酸枣仁汤、甘麦大枣汤等方剂具有安神功效,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日常可饮用莲子百合粥、桂圆红枣茶等食疗方辅助改善睡眠质量。
右佐匹克隆适用于入睡困难型失眠,唑吡坦可缩短入睡时间,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调节睡眠节律。这类药物需严格遵循医嘱短期使用,避免产生依赖性。
保持卧室温度18-22℃,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线。选择软硬适中的床垫,枕高以8-12厘米为宜。睡前可聆听白噪音或轻音乐营造放松氛围。
考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晚餐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量补充富含色氨酸的小米、香蕉等食材。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跳绳,但睡前3小时应停止剧烈活动。若持续失眠超过两周或伴随心悸、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