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可通过冷敷、人工泪液、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滴眼液等方式治疗。结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隐形眼镜佩戴不当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结膜炎可能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睑红肿、黄色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治疗可选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氯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药物,一般7-10天可痊愈。
病毒性结膜炎多由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常伴随水样分泌物、耳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抗病毒药物可缩短病程,通常需要2-3周恢复,具有强传染性需隔离治疗。
过敏性结膜炎与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接触相关,表现为双眼奇痒、结膜充血。使用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等抗组胺药物,配合冷敷可缓解症状,脱离过敏原后1-2周症状消退。
烟雾、强光等物理刺激导致的结膜炎,通过避免刺激源、佩戴防护镜、使用玻璃酸钠人工泪液冲洗等措施,通常3-5天症状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隐形眼镜护理不当引发的结膜炎需立即停戴,采用双氧水护理液彻底清洁镜片,联合使用润尔乐角膜修复凝胶。规范佩戴后复发率可降低60%,恢复期约1周。
患病期间需保持眼部清洁,避免揉眼;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暂停游泳、化妆等可能刺激眼睛的活动。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应将毛巾煮沸消毒,病毒性患者需单独使用洗漱用品。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疼痛或72小时内无改善,需及时眼科就诊排除角膜炎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