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出血与月经可通过出血特征、伴随症状、时间规律、诱发因素及医学检查进行区分。
月经血呈暗红色,含子宫内膜碎片及黏液,质地粘稠,出血量从少到多再减少,持续3-7天。宫颈出血多为鲜红色或褐色,血液稀薄无组织混合物,出血量不稳定,可能呈点滴状或大量涌出,持续时间与月经周期无关。
月经常伴随下腹坠胀、腰酸、乳房胀痛等生理性不适。宫颈出血可能伴随性交后疼痛、异常分泌物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若由宫颈炎引起可见脓性白带,宫颈癌可能导致消瘦、下肢水肿等全身症状。
月经出血具有周期性,平均28-35天循环一次。宫颈出血无固定周期,可能发生在月经间期、绝经后或任意时间,性交后、妇科检查后等机械刺激易诱发突发性出血。
月经受激素调控,受情绪、压力、饮食影响可能出现周期变化。宫颈出血多与宫颈病变相关,如宫颈息肉、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他诱因包括粗暴性行为、宫内节育器摩擦或阴道用药刺激。
妇科检查可观察出血来源,阴道镜能识别宫颈糜烂面或赘生物,TCT和HPV检测筛查癌变风险。月经无需特殊诊断,而宫颈出血需通过病理活检明确性质,B超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常。
日常需观察记录出血时间、颜色及伴随症状,避免过度清洗阴道破坏菌群平衡。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月经期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出现非经期出血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饮食注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适量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红枣,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增强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