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早上不晨勃是不是不正常

发布时间:2025-04-26 16:00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高血压患者选择降压药需综合考虑年龄、合并症、药物副作用等因素,常用方案包括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等类别。

确诊高血压需完善动态血压监测、肾功能检查等评估。原发性高血压占90%以上,需排除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等继发性因素。合并糖尿病者优选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冠心病患者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适用于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常见踝部水肿副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可能引起干咳,但具有肾脏保护作用。噻嗪类利尿剂氢氯噻嗪适合盐敏感型患者,需注意电解质监测。

妊娠期高血压首选甲基多巴或拉贝洛尔,禁用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慢性肾病患者使用福辛普利等经肝肾双通道排泄药物更安全。运动员慎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可能影响运动耐力。

血压≥160/100mmHg或高危患者建议起始联合治疗。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如氨氯地平+缬沙坦是常用组合。避免非甾体抗炎药与利尿剂联用,可能减弱降压效果

用药4-8周需复查血压控制情况,未达标者可调整剂量或加药。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如血管性水肿需立即停药。长期服用者每年评估肝肾功能,警惕电解质紊乱等潜在风险。

高血压患者应建立包含低钠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的综合管理方案。推荐DASH饮食模式每日钠摄入<6g,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家庭血压监测建议早晚各测1次,就诊时携带完整记录供医生参考调整用药。血压控制稳定后仍需每3-6个月随访,及时应对季节变化带来的血压波动。

上一篇:喝可乐可以缓解孕吐引起的不适吗 下一篇:孕前一定要做什么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