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可通过定期观察、穿刺抽液、腹腔镜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肾囊肿通常由先天发育异常、肾小管憩室形成、慢性炎症刺激、基因突变、多囊肾病等原因引起。
1、观察随访:直径小于4厘米且无症状的单纯性肾囊肿无需特殊处理,建议每6-12个月进行超声复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或腹部撞击,监测血压变化和腰部不适感。
2、穿刺硬化:4-7厘米的囊肿伴压迫症状可选择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注入无水乙醇硬化囊壁。术后需卧床24小时,可能出现血尿或感染等并发症,需复查确认无复发。
3、腹腔镜手术:7-10厘米的囊肿或合并感染时,采用腹腔镜下去顶减压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可能损伤周围肾组织,需监测尿量和肾功能指标变化。
4、开放手术:超过10厘米的复杂性囊肿或怀疑恶变时需行囊肿切除术。术前需完善CT增强扫描,术后可能出现尿瘘或出血,需留置引流管2-3周。
5、多囊肾处理:遗传性多囊肾需综合治疗,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伴肾功能下降时考虑囊肿减压术。同时控制高血压,限制蛋白质摄入,延缓肾功能恶化进程。
日常饮食注意低盐优质蛋白,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咖啡因和酒精刺激,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定期监测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出现血尿、发热或腰痛加剧时及时就诊。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压,血压目标值建议维持在130/80mmHg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