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过的牙齿疼痛可通过调整饮食习惯、保持口腔卫生、局部冷敷、使用镇痛药物、根管治疗等方式缓解。这种疼痛通常由继发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修复体刺激、咬合创伤等原因引起。
1、继发龋齿:修复体边缘可能因微渗漏形成新的龋坏,细菌侵入牙本质引发疼痛。建议及时复诊更换修复体,日常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邻接面。避免咀嚼硬物减少修复体磨损,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龋损。
2、牙髓炎:深龋未彻底处理可能发展为牙髓感染,表现为自发痛、冷热刺激痛。急性期可口服布洛芬缓解疼痛,慢性炎症需进行活髓切断术或根管治疗。避免患侧咀嚼减少机械刺激,夜间疼痛加剧时可尝试半卧位睡眠。
3、根尖周炎:炎症扩散至根尖区可能导致咀嚼痛和叩击痛。药物治疗包括甲硝唑联合阿莫西林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行根尖切除术。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用生理盐水含漱减轻局部肿胀。
4、修复体刺激:修复体过高或边缘不密合可能造成牙龈压迫。需调磨修复体咬合面消除早接触点,邻面悬突需重新抛光处理。暂时无法就诊时可用蜂胶敷贴缓解牙龈炎症,选择软毛牙刷减少机械摩擦。
5、咬合创伤:修复体形态异常可能导致咬合关系紊乱。通过咬合纸检查确定干扰点,必要时重新制作修复体。急性期采用流质饮食减少咬合力,练习腹式呼吸缓解颞下颌关节紧张。
牙齿修复后疼痛需排查具体病因,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增加乳制品和绿叶蔬菜摄入促进牙体修复,避免过冷过热饮食刺激牙髓。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或伴随面部肿胀需立即就诊,排除颌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