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失眠可通过褪黑素受体激动剂、苯二氮䓬类药物、非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抗抑郁药、中成药等方式治疗。失眠通常由激素波动、情绪压力、慢性疼痛、药物副作用、神经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
1、激素调节: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睡眠节律,可短期服用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调节生物钟,配合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膳食补充。避免在经前期摄入咖啡因加重失眠。
2、情绪管理:焦虑抑郁导致的入睡困难可考虑曲唑酮、米氮平等具有镇静作用的抗抑郁药,这类药物需连续使用2-4周起效。认知行为疗法中的睡眠限制训练能改善睡眠效率。
3、疼痛干预:慢性偏头痛或关节炎引发的夜间觉醒可选用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兼具镇痛与改善睡眠作用的药物。热敷理疗配合镁剂补充能缓解肌肉紧张。
4、药物调整:部分降压药如β受体阻滞剂、激素类药物可能干扰睡眠结构,需在医生指导下替换为晨间服药或更换药物品种。记录用药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有助于识别影响因素。
5、疾病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等原发病需针对性处理,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可改善肢体不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能纠正缺氧导致的片段化睡眠。
失眠患者应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2小时避免蓝光暴露,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晚餐选择小米粥、酸枣仁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日间进行30分钟瑜伽或快走运动。持续失眠超过3周或伴随日间功能障碍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