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敏感可能由牙釉质磨损、牙龈退缩、牙齿隐裂、龋齿、牙周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树脂充填、牙龈移植、根管治疗、牙周基础治疗等方式改善。
1、牙釉质磨损:长期横向刷牙或频繁摄入酸性食物导致牙釉质缺损,暴露牙本质小管。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配合巴氏刷牙法,避免进食柑橘类水果或碳酸饮料。脱敏牙膏含钾离子或氟化亚锡可封闭牙本质小管。
2、牙龈退缩:牙周疾病或不当刷牙造成牙龈下移,牙根面暴露。牙骨质较牙釉质更易受刺激,冷热敏感显著。轻度者可尝试含氟漱口水,严重者需进行结缔组织移植术覆盖裸露根面。
3、牙齿隐裂:咬硬物或夜磨牙导致牙体微裂,裂纹直达牙髓时可引发剧痛。咬合调磨能减轻局部压力,全冠修复可防止裂纹扩展。渗透树脂技术能有效封闭早期裂纹。
4、龋齿破坏:细菌产酸腐蚀牙体形成龋洞,直接刺激牙髓神经。浅龋可用玻璃离子充填,深龋需行活髓切断术。龋齿好发于邻面接触点下方,牙线清洁可预防邻面龋。
5、牙周炎症:牙结石压迫牙龈引发萎缩,伴随牙槽骨吸收。龈下刮治去除菌斑生物膜,局部应用米诺环素缓释剂。中重度牙周炎需翻瓣手术清除感染组织。
日常护理需选用含硝酸钾的脱敏牙膏,避免过冷过热食物交替刺激。巴氏刷牙法配合牙间隙刷清洁牙龈缘,每年进行专业洁牙。核桃、奶酪等富含钙质食物有助于再矿化,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可中和口腔酸性环境。持续性敏感需拍摄X线片排除根尖病变,夜间磨牙患者建议佩戴颌垫。牙周维护期患者每3-6个月需复查牙周探诊深度,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菌斑以减缓牙龈退缩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