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眼底出血的临床表现包括视网膜出血、视盘水肿、棉絮斑、动脉变细以及视力下降。视网膜出血多呈火焰状或点状,分布在视盘周围或后极部;视盘水肿表现为视神经头部边界模糊、隆起;棉絮斑是神经纤维层缺血性梗死形成的白色絮状病灶;动脉变细可见血管走行僵直、分支锐角化;视力下降程度与出血部位和范围相关,黄斑区受累时症状显著。
1、视网膜出血:高血压导致视网膜小动脉痉挛硬化,血管内皮损伤引发渗血或破裂出血。出血形态与深度相关,浅层出血呈火焰状沿神经纤维分布,深层出血为圆点状。出血灶可单独存在或融合成片,常见于视盘周围及后极部视网膜。
2、视盘水肿:长期高血压使视神经头部血液循环障碍,轴浆运输受阻导致视盘肿胀。检查可见视盘边界模糊、生理凹陷消失,严重时出现视盘周围放射状出血。需与颅内高压引起的视盘水肿鉴别。
3、棉絮斑: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毛细血管闭塞形成缺血性白斑,呈羽毛状或棉絮样外观。病灶多位于后极部血管分叉处,反映局部微循环障碍。棉絮斑可自行吸收,但提示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进入Ⅲ期。
4、动脉变细:视网膜动脉普遍狭窄,管径不均匀呈铜丝或银丝样改变。动静脉交叉处出现压迹Gunn征,血管分支角度变锐。严重者可见血管白鞘形成,伴行静脉迂曲扩张。
5、视力下降:黄斑区出血或渗出导致中心视力锐减,周边出血可引起视野缺损。突发视力丧失需警惕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渐进性下降多与慢性缺血相关。部分患者伴有视物变形或闪光感。
高血压眼底出血患者需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mmHg以下,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5克,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深绿色蔬菜。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引发血压波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眼底变化,Ⅲ期以上病变需每3个月复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