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肛门旁出现红疙瘩可通过温水清洁、保持干燥、涂抹护臀膏、调整喂养方式、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该症状通常由尿布摩擦刺激、尿布疹、局部感染、过敏反应、肛周脓肿等原因引起。
1、尿布摩擦刺激:新生儿皮肤娇嫩,尿布反复摩擦可能导致局部充血性红斑。选择柔软透气的纯棉尿布,每2小时更换一次,排便后立即用温水冲洗并拍干,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
2、尿布疹:尿液和粪便刺激引发的接触性皮炎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每次清洁后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白天可适当暴露臀部皮肤,夜间使用超吸水型纸尿裤。
3、局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念珠菌感染会导致红斑伴随白色脓点。确诊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制霉菌素软膏,哺乳期母亲需同步治疗乳头真菌感染,避免交叉感染。
4、过敏反应:对尿布材质或洗涤剂过敏时出现荨麻疹样皮疹。更换低敏配方的婴儿洗涤剂,暂停使用湿巾,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糖浆。
5、肛周脓肿:细菌感染引起的皮下化脓表现为硬结伴波动感。需外科切开引流,术后使用头孢克洛颗粒抗感染,每日用碘伏消毒创面,配合红光理疗促进愈合。
日常护理需注意母乳喂养者母亲避免进食辛辣食物,人工喂养者选择低敏配方奶粉。每日进行3-5次俯卧位排气操促进肠道蠕动,排便后使用38℃流水冲洗代替擦拭。观察红肿是否扩散至会阴部或伴随发热,出现脓性分泌物、皮肤破溃或持续哭闹应立即就诊小儿外科。保持室温24-26℃避免出汗加重刺激,衣物选择A类纯棉材质并单独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