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手术可通过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骶骨固定术等方式治疗。子宫下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多次分娩、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结缔组织退化等原因引起。
1、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通过阴道切口修复松弛的阴道前壁或后壁,适用于轻中度子宫脱垂。手术需切除多余阴道黏膜并缝合加固筋膜层,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3个月。盆底肌锻炼需在术后6周开始,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支撑力。
2、子宫骶骨固定术:采用合成网片将子宫顶端固定于骶骨岬,适合重度脱垂患者。手术需腹腔镜或开腹操作,使用聚丙烯材料降低复发风险。术后可能发生网片侵蚀或排尿障碍,需定期复查盆底超声。
3、盆底肌松弛处理: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腹压增高因素需术前纠正。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电刺激可改善肌力,每日提肛运动需坚持3组×15次。体重指数超过25者建议减重5%-10%。
4、雌激素水平调节:绝经后患者术前需局部使用雌三醇软膏2周,促进阴道黏膜增生。口服替勃龙或雌孕激素复合制剂需评估血栓风险,乳腺增生患者禁用。
5、术后并发症防控:尿潴留发生率约8%,需间歇导尿至膀胱功能恢复。网片暴露需阴道局部使用雌激素乳膏,严重者需手术修剪。术后1年内禁止骑自行车等跨坐运动。
子宫下垂术后应增加膳食纤维预防便秘,每日饮水1500ml以上。三个月内避免深蹲和仰卧起坐,推荐游泳、快走等低冲击运动。盆底肌训练需持续6-12个月,使用阴道哑铃可增强锻炼效果。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盆底肌电图,发现异常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