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硬化可通过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苯地平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
1、降脂药物:血管硬化与血脂沉积密切相关,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能抑制胆固醇合成。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配合低脂饮食如深海鱼、燕麦等效果更佳。
2、抗血小板药物:动脉斑块破裂易引发血栓,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栓塞。用药期间需监测牙龈出血等不良反应,避免与布洛芬同服。
3、降压药物:持续高血压加速血管内皮损伤,硝苯地平、缬沙坦等可改善血管弹性。建议同步控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
4、血糖控制:糖尿病导致血管糖基化损伤,二甲双胍、西格列汀等降糖药可延缓病变。患者需定期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保持空腹血糖<7mmol/L。
5、生活方式干预:戒烟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地中海饮食模式富含橄榄油、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逆转早期硬化。
血管硬化患者需长期综合管理,每日摄入500克新鲜蔬果,限制红肉及加工食品。血压血糖监测应成为日常习惯,太极拳、八段锦等柔缓运动适合中老年群体。半年一次的颈动脉超声检查能有效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