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毛囊炎可能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油脂分泌过剩、皮肤屏障受损、免疫系统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光疗、手术引流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引发炎症,表现为红肿疼痛的脓疱。局部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严重时口服多西环素。避免抓挠防止感染扩散。
2、真菌感染:糠秕孢子菌等真菌过度繁殖导致瘙痒性丘疹,常见于多汗人群。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头皮,配合特比萘芬乳膏涂抹。保持头皮干燥,减少戴帽时间。
3、油脂失衡:皮脂腺分泌旺盛堵塞毛囊口,形成白色脓头。每日用含水杨酸的洗发水清洁,每周2次深层去角质护理。限制高糖高脂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
4、皮肤损伤:染发剂刺激或过度搔抓破坏角质层,增加感染风险。急性期用生理盐水湿敷镇静,愈合后涂抹积雪苷软膏修复。选择温和无硅油洗发产品。
5、免疫异常:糖尿病或长期用激素者易反复发作,伴随淋巴结肿大。需控制基础疾病,严重者采用窄谱UVB光疗。脓肿形成需切开引流排出脓液。
日常建议选择燕麦、绿茶等抗炎成分的护发产品,避免使用含酒精的定型喷雾。每周进行3次有氧运动促进头皮血液循环,睡眠时选择真丝枕巾减少摩擦。出现发热、持续脱发或皮疹扩散至面部时需及时皮肤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脓液培养和药敏试验。恢复期可配合低频激光生发仪改善毛囊微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