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动静脉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5-04-14 11:03 相关企业:复禾医药

动静脉瘘可能由创伤性损伤、先天性血管畸形、医源性操作、动脉粥样硬化、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加压包扎、血管栓塞术、手术修复、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干预。

1、创伤性损伤:锐器刺伤或钝性外力导致动静脉壁直接连通,局部可能出现搏动性肿块、血管杂音。早期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严重者需手术结扎瘘口或血管重建。

2、先天性畸形:胚胎期血管发育异常形成异常通道,常见于四肢,表现为肢体增粗、皮肤温度升高。超声检查可确诊,介入栓塞或显微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

3、医源性因素:透析通路建立或血管穿刺操作不当造成,透析患者多见。表现为穿刺点出血、血肿形成,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或人工血管置换可修复。

4、动脉硬化:血管壁斑块侵蚀破坏动静脉间隔,多发于老年人。伴随下肢溃疡、疼痛,需控制血脂阿托伐他汀、非诺贝特并行动脉旁路移植术。

5、肿瘤压迫:邻近肿瘤浸润血管形成继发性瘘,如肺癌压迫上腔静脉。CT血管成像明确诊断后,需优先处理原发病灶,配合沙利度胺等抗血管生成药物。

日常应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瘘管破裂,监测血压变化。饮食选择低盐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适度进行握力训练促进远端循环。出现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衰征兆时需急诊处理,长期随访建议每3-6个月复查血管超声。

上一篇:新生儿黄疸有可能反复吗 下一篇:腮腺混合瘤怎么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