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容易得褥疮主要与皮肤老化、长期卧床、营养不良、慢性疾病和护理不当等因素有关。褥疮可通过定期翻身、使用减压垫、保持皮肤清洁、营养支持和医疗干预等方式预防或治疗。
1、皮肤老化:老年人皮肤变薄、弹性下降、血液循环减弱,局部受压后更易缺血缺氧。日常需选择柔软透气的床品,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每日用温水轻柔擦洗后涂抹凡士林或羊毛脂软膏保护角质层。
2、长期卧床:持续压力导致受压部位组织坏死,常见于骶尾、足跟等骨突处。建议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采用30度侧卧位交替减压,使用交替压力气垫床分散体压,坐轮椅者需每15分钟调整重心。
3、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影响组织修复能力,维生素C不足降低胶原合成。每日应保证1.2-1.5g/kg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补充含锌牡蛎、维生素E坚果的食物,必要时口服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剂。
4、慢性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减弱痛觉感知,心衰患者常伴水肿增加压疮风险。这类患者需每日检查足底、臀部等隐蔽部位,控制血糖在7-8mmol/L,水肿者抬高肢体改善静脉回流,出现红斑水疱时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
5、护理不当:潮湿环境加速皮肤浸渍,搬运时摩擦力易致表皮剥脱。失禁后需立即用pH5.5弱酸性洗液清洁,拍干后喷涂液体敷料隔离尿液;移动患者时采用吊转布辅助,床头抬高不超过30度以防剪切力损伤。
预防褥疮需建立多维度护理方案:制定高蛋白饮食计划,每日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改善循环,使用微环境调节型敷料管理创面渗液。当出现全层皮肤缺损伴黄色腐肉时,需清创后采用负压伤口治疗,合并感染时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头孢曲松或莫西沙星等抗生素。建议照护者参加专业培训,掌握Braden量表评分方法实现早期风险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