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震荡可通过冷敷、药物治疗、手术干预、视觉训练、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视网膜震荡通常由外力撞击、眼球挫伤、视网膜血管痉挛、视网膜水肿、黄斑区损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处理:外伤后24小时内采用冰袋冷敷眼睑,每次15分钟间隔2小时,降低局部组织代谢率。冷敷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用无菌纱布包裹防止冻伤,可缓解毛细血管渗出和继发性水肿。
2、药物控制:视网膜水肿期可口服泼尼松减轻炎症反应,静脉滴注甘露醇降低眼压,配合卵磷脂络合碘促进出血吸收。药物使用需监测血糖血压变化,糖尿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3、手术干预:玻璃体积血可行23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脱离需采用巩膜外垫压术。手术指针包括视力持续下降超过0.3、B超显示视网膜下积液厚度>2mm等情况。
4、视觉康复:急性期后每天进行字母追踪训练,使用红绿滤光片改善双眼协调性。训练强度从每天10分钟逐步增加至30分钟,配合反转拍锻炼调节功能。
5、随访监测:术后每周复查眼底OCT观察黄斑结构,每月检查视野敏感度。随访期间避免剧烈运动,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查视物变形情况。
视网膜震荡患者需保持每日200g深色蔬菜摄入补充叶黄素,选择游泳等非对抗性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15度减少静脉回流。持续三个月补充Omega-3脂肪酸有助于光感受器修复,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防止视疲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