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升高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水分摄入、控制体重、药物治疗、定期监测等方式治疗。尿酸升高通常由高嘌呤饮食、代谢异常、肾脏排泄减少、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减少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低脂乳制品、新鲜蔬菜、全谷物等碱性食物比例。每日嘌呤摄入建议控制在200-300毫克,避免酒精及含糖饮料干扰尿酸代谢。
2、水分补充:每日饮水量维持在2000-3000毫升,优先选择白开水、淡茶或柠檬水等碱性饮品。充足水分可促进尿酸经肾脏排泄,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风险。
3、体重管理:通过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和阻抗训练控制体脂率。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加剧尿酸合成,建议将BMI控制在18.5-23.9范围,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
4、药物干预:对于血尿酸>540μmol/L或合并痛风石患者,可选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合成药物,或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利尿剂等影响尿酸代谢的药物联用。
5、监测指标:每3个月检测血尿酸水平,目标值维持在<360μmol/L。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同步监测血压、血糖,尿酸结晶沉积关节者可进行双能CT检查评估。
日常可食用樱桃、芹菜等具有促尿酸排泄作用的食物,配合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改善代谢。出现关节剧痛、血尿等症状需立即风湿免疫科就诊,长期未控制的尿酸升高可能引发肾功能损害及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