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过缓可通过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茶碱等药物干预。该症状可能由窦房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炎、药物副作用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
1、阿托品:作为抗胆碱能药物,可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作用,适用于急性症状发作。用药期间需监测口干、视力模糊等副作用,青光眼患者禁用。该药物通过提高窦房结自律性改善心率。
2、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剂能增强心肌收缩力与传导速度,常用于紧急情况。可能出现心悸、头痛等反应,冠心病患者慎用。药物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提升心率。
3、茶碱类药物: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可改善窦房结功能。需注意恶心、失眠等不良反应,与咖啡因存在协同作用。适用于轻度慢性心动过缓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4、病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补充左甲状腺素,心肌炎患者需营养心肌治疗。药物性心动过缓应及时调整降压药或抗心律失常药剂量,电解质紊乱需纠正血钾异常。
5、器械干预:严重病例需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临时起搏适用于可逆性病因,永久起搏器用于不可逆性病变。手术方式包括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和心外膜起搏两种。
日常需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担。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镁的坚果、深绿色蔬菜及含钾的香蕉、橙子。定期监测心率变化,避免突然体位改变诱发晕厥。睡眠时保持侧卧位减少迷走神经张力,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出现头晕、乏力等灌注不足表现时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