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性血管炎需注意避免诱因、规范用药、皮肤护理、监测并发症、定期复诊。该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风团样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1、避免诱因:减少日光暴晒、寒冷刺激等物理因素,避免摄入海鲜、坚果等易致敏食物。记录每日接触物,排查潜在过敏原,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
2、规范用药:急性期可选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抗组胺药物缓解瘙痒,严重者需遵医嘱使用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适用于反复发作病例,需监测肝肾功能。
3、皮肤护理:发作期选择棉质宽松衣物,避免搔抓皮损。沐浴水温控制在37℃以下,使用无香料沐浴露。破损皮肤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弱效激素软膏。
4、监测并发症:定期检查尿常规排除肾脏损害,关注是否出现腹痛、血尿等症状。关节肿痛明显时可进行热敷,持续超过48小时需考虑非甾体抗炎药干预。
5、定期复诊:每3个月复查血常规、补体C3/C4水平,皮肤活检确认血管炎活动度。病程超过6个月者需评估是否转为慢性,调整长期管理方案。
日常饮食推荐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兰花等食物,适度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保持每晚7-8小时睡眠,建立症状日记记录皮疹变化与用药反应。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全身症状时需急诊处理,妊娠期患者应提前与风湿免疫科医生制定专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