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鼻涕可通过抗组胺药、减充血剂、解热镇痛药、中成药、鼻腔冲洗等方式缓解症状。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常伴随鼻塞、咽痛等症状。
1、抗组胺药: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第一代抗组胺药能有效抑制鼻腔分泌物,缓解流涕症状。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副作用,建议夜间服用。驾驶或操作机械前需避免使用。
2、减充血剂:伪麻黄碱、羟甲唑啉等药物能收缩鼻黏膜血管,快速改善鼻塞流涕。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天,避免引起药物性鼻炎。高血压患者需慎用含伪麻黄碱成分药物。
3、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药物可缓解感冒伴随的发热头痛。这类药物需间隔4-6小时服用,24小时内不超过4次。服药期间需避免饮酒以防肝损伤。
4、中成药:连花清瘟胶囊、感冒清热颗粒等中成药具有抗病毒作用,可减轻呼吸道症状。中药制剂需辨证使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用药存在差异。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
5、鼻腔冲洗:生理盐水鼻腔喷雾或洗鼻器能物理清除鼻腔分泌物,改善黏膜水肿。每日2-3次冲洗可减少病毒载量,加速康复。冲洗后保持鼻腔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感冒期间需保证每日2000ml温水摄入,食用易消化的粥类、蒸蛋等食物。保持每天7-8小时睡眠,卧室湿度维持在50%-60%。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或出现黄绿色脓性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排除细菌感染可能。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肺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