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需谨慎选择海鲜,避免高汞鱼类、生食海鲜、未经充分加热的贝类、含防腐剂加工品以及过量摄入碘含量高的海产品。
1、高汞鱼类:
鲨鱼、旗鱼、马鲛鱼等大型掠食性鱼类汞含量较高,可能损害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建议选择低汞的鲑鱼、鳕鱼或沙丁鱼替代,每周摄入量控制在340克以内。
2、生食风险:
生蚝、刺身等未煮熟海鲜可能携带李斯特菌或寄生虫,增加流产风险。所有海鲜应加热至内部温度达63℃以上,寿司类可选择全熟鳗鱼或熟虾制品。
3、贝类处理:
蛤蜊、青口等双壳类易富集海洋毒素,需彻底清洗并煮沸至壳张开后继续烹煮5分钟。避免食用捕捞自污染水域的贝类,烹饪前剔除死亡个体。
4、加工制品:
鱼罐头、烟熏三文鱼可能含亚硝酸盐或过量钠盐,建议查看成分表。优先选择水浸金枪鱼罐头,每周不超过2次,搭配新鲜蔬菜平衡营养。
5、碘控制:
海带、紫菜等藻类碘含量极高,过量摄入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每日碘摄入应控制在220微克以内,可交替食用虾仁、淡菜等中低碘海鲜。
孕妇每周建议食用2-3次低汞海鲜,每次约100-150克,优先选择富含DHA的小型鱼类。烹饪方式以清蒸、水煮为主,避免油炸导致营养流失。搭配维生素C丰富的彩椒或西兰花可促进铁吸收,餐后适量散步助消化。出现海鲜过敏需立即就医,孕期饮食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个性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