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类传染病指传染性强、病死率高、需采取强制管理措施的法定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两种。
1、鼠疫特征:
鼠疫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通过鼠蚤叮咬传播。临床表现为高热寒战、淋巴结肿痛、出血倾向。肺鼠疫可出现咳嗽血痰,败血症型鼠疫进展迅速。早期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2、霍乱特点:
霍乱弧菌污染水源或食物传播,典型症状为剧烈腹泻米泔水样便、喷射性呕吐。严重脱水导致眼窝凹陷、皮肤弹性消失。治疗需快速补液,抗生素选择多西环素、环丙沙星、阿奇霉素。口服补液盐与静脉补液需同步进行。
3、防控措施:
发现病例需2小时内网络直报,对患者强制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留验观察5天,疫区实施检疫消毒。开展灭鼠灭蚤、饮用水消毒等卫生措施。医务人员执行三级防护标准,处理尸体需彻底消毒后火化。
4、病原学检测:
鼠疫疑似病例需采集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进行细菌培养。霍乱确诊依靠粪便悬滴镜检发现鱼群样运动弧菌,或粪便培养分离O1/O139群霍乱弧菌。PCR检测可快速获得病原学证据。
5、历史流行:
14世纪欧洲鼠疫大流行导致2500万人死亡。19世纪霍乱七次世界大流行,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甲类。现代通过检疫隔离、抗生素应用和卫生条件改善,全球年报告病例已不足万例。
预防甲类传染病需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接触病死动物,出现症状立即就医。疫区居民可接种霍乱疫苗,从事相关工作者应定期体检。保持环境清洁、规范处理垃圾、饮用煮沸水是基础防护措施,国际旅行时需关注目的地疫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