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肿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软膏外敷、口服抗生素、切开引流、光动力治疗等方式治疗。脓肿通常由细菌感染、毛囊堵塞、免疫力低下、外伤感染、糖尿病控制不佳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脓肿初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每日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患处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挤压脓肿部位,防止感染扩散。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减少衣物摩擦刺激。
2、抗生素软膏外敷:
百多邦软膏含莫匹罗星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效。每日涂抹患处2-3次,配合消毒使用5-7天。若脓肿直径超过1厘米或伴随发热,需及时就医评估。
3、口服抗生素:
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克林霉素等口服抗生素适用于深部感染。疗程通常持续7-10天,需完整服用避免耐药。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
4、切开引流:
脓肿形成波动感时需手术切开排脓,清除坏死组织后放置引流条。门诊可进行脓肿切开术,复杂感染需行清创缝合术。术后每日换药至创面愈合,约需2-3周恢复期。
5、光动力治疗:
顽固性脓肿可采用红光或蓝光照射杀菌,每周2-3次连续治疗2周。该疗法通过光敏反应破坏细菌细胞膜,适用于抗生素耐药或反复发作的病例。治疗期间需避光防护。
脓肿恢复期建议增加蛋白质摄入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C促进伤口愈合。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增强免疫力。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创面护理时观察渗液性状,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或持续疼痛需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