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偏颌畸形可通过正畸治疗、正颌手术、功能矫治器、咬合调整、肌功能训练等方式治疗。继发性偏颌畸形通常由外伤、不良口腔习惯、颞下颌关节紊乱、牙列缺损、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正畸治疗:
针对牙源性或轻度骨性偏颌,采用固定矫治器或隐形矫治技术调整牙齿排列。通过佩戴托槽、弓丝或隐形牙套,逐步纠正牙齿倾斜、扭转等问题,改善咬合关系。常见矫治器包括金属托槽、陶瓷托槽、隐适美等。
2、正颌手术:
严重骨性偏颌需配合正颌外科手术,如上颌骨LeFort截骨术或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手术通过截骨重新定位颌骨位置,矫正颌面不对称。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后畸形有关,常伴随咀嚼功能障碍、面部外观异常。
3、功能矫治器:
适用于青少年生长发育期患者,使用Twin-block或Frankel矫治器引导颌骨生长。通过调整下颌位置刺激骨骼改建,改善因不良咬合习惯导致的偏颌。需配合肌功能训练增强疗效。
4、咬合调整:
通过调磨牙齿咬合面或修复治疗重建正常咬合接触。对存在早接触或干扰的牙齿进行选择性调磨,或采用全冠、嵌体修复缺损牙体。适用于因单侧牙列缺损或磨耗不均引发的继发性偏颌。
5、肌功能训练:
针对口周肌肉力量不平衡问题,进行对称性咀嚼训练、唇肌操及舌体定位练习。通过生物反馈训练纠正单侧咀嚼、吐舌等不良习惯,配合夜间佩戴颌垫维持治疗效果。
日常需保持双侧均衡咀嚼习惯,避免托腮、侧卧睡姿等可能加重畸形的行为。建议摄入富含钙磷的乳制品、鱼类促进颌骨健康,进行游泳、瑜伽等对称性运动辅助姿势调整。定期口腔检查可早期发现咬合异常,术后需坚持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