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臂骨折可通过制动固定、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功能锻炼、定期复查等方式处理。骨折通常由跌倒撞击、运动损伤、骨骼发育异常、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等原因引起。
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减少肿胀。避免过早拆除固定装置,一般需维持4-6周。固定期间观察肢体末端血液循环,如出现苍白、麻木需立即就医。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镇痛药物。冰敷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3-4次。分散注意力如阅读、听音乐有助于缓解疼痛,避免剧烈晃动受伤手臂。
可能与固定过紧、伤口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肿胀加剧、发热等症状。每日检查固定器具是否移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性疼痛需及时复诊。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腕关节屈伸、前臂旋转等康复训练。初期采用被动活动,后期增加握力球、橡皮筋抗阻练习。训练强度以不引起明显疼痛为度,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骨折后1周、3周、6周需拍摄X线片监测愈合情况。观察是否存在成角畸形或延迟愈合,生长发育期儿童可能出现过度生长现象。异常骨痂形成需考虑矫形干预。
饮食上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量乳制品摄入,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蛋黄。恢复期避免篮球、滑板等高风险运动,可选择游泳、散步等低冲击活动。夜间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定期评估患侧手指精细动作恢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