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可通过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控制心律,可能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悸、胸闷等症状。
胺碘酮通过延长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程维持窦性心律,适用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普罗帕酮作为Ic类钠通道阻滞剂,能有效抑制心房异常电活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可降低心室率,改善心慌症状。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预防血栓,需定期监测INR值。新型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直接抑制Xa因子,出血风险较低。达比加群酯作为凝血酶抑制剂,适用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
合并高血压者需服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可改善心脏重构。冠心病患者应规律使用阿托伐他汀调脂,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
地高辛通过增强迷走神经张力减慢房室传导,适用于心功能不全患者。维拉帕米作为钙通道阻滞剂,可减少心室对快速房颤电活动的反应。严重心动过速时可短期静脉注射腺苷。
门冬氨酸钾镁可调节心肌细胞电解质平衡,辅酶Q10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焦虑诱发房颤发作时可短期使用劳拉西泮,但需避免长期依赖。
房颤患者需限制咖啡因及酒精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日常监测脉搏节律,避免突然用力或情绪激动。合并糖尿病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肥胖患者建议通过地中海饮食减轻体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使用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药物调整需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