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术后排便时间因人而异,通常术后1-3天可恢复排便,具体受麻醉方式、创面大小及个体差异影响。术后排便需注意避免用力过度、保持肛门清洁、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活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使用药物辅助。
1、麻醉影响:
局部麻醉患者术后6小时即可尝试排便,全身麻醉者需待胃肠功能恢复后约24小时进行。麻醉药物可能暂时抑制肠道蠕动,导致排便延迟。
2、创面恢复:
单纯外痔切除术后排便较早,混合痔或PPH术式因创面较大可能延迟至2-3天。排便时可能出现轻微出血或疼痛,属正常现象。
3、饮食调节:
术后24小时起可进食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如粥、面条。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火龙果、香蕉、燕麦等软化粪便。
4、药物辅助:
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等渗透性泻药可帮助软化大便。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镇痛药物。
5、活动建议:
术后6小时可床上翻身活动,24小时后适度下床行走。每日提肛运动3-4次,每次5分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术后需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ml以上,避免久坐久站。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纤维食物如南瓜、红薯,配合温和运动如散步。若72小时未排便或出现剧烈疼痛、大量出血,需及时就医复查。术后两周内排便时建议使用温水坐浴清洁,水温控制在40℃以下,每次10-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