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华法林等药物治疗。脑血栓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房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1、抗血小板药: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适用于非心源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氯吡格雷可选择性阻断ADP受体,常与阿司匹林联用于急性期治疗。替格瑞洛作为新型P2Y12抑制剂,用于对氯吡格雷耐药患者。
2、抗凝药物:
华法林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合成,适用于房颤相关脑栓塞。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直接抑制Xa因子,出血风险较低。达比加群酯作为直接凝血酶抑制剂,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3、降脂稳定斑块:
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瑞舒伐他汀具有强效降脂作用,能稳定易损斑块。普罗布考通过抗氧化作用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4、改善微循环:
丁苯酞可促进侧支循环开放,增加缺血区血流灌注。尤瑞克林通过激肽原酶途径扩张脑血管。尼莫地平选择性作用于脑血管,缓解血管痉挛。
5、神经保护剂:
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减轻再灌注损伤,需在发病24小时内使用。胞磷胆碱促进磷脂代谢修复神经细胞膜。奥拉西坦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提升认知功能。
脑血栓患者需长期低盐低脂饮食,限制每日钠摄入低于5克,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用力动作。定期监测血压血糖,保持收缩压低于140mmHg,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康复期配合语言训练、肢体功能锻炼,睡眠时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出现新发头痛、言语障碍等症状需立即复查头颅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