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小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吸烟等因素有关。
1、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氯吡格雷可阻断ADP受体抑制血小板活化。长期使用时需监测消化道出血风险,避免与非甾体抗炎药联用。
2、调脂稳定斑块: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强降脂效果,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
3、控制基础疾病:合并高血压者需长期服用氨氯地平控制血压达标,糖尿病患者应联合二甲双胍维持血糖稳定。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显著增加复发风险。
4、改善微循环:丁苯酞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尼莫地平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这类药物适用于伴有头晕、步态不稳等后循环缺血症状的患者。
5、营养神经治疗:胞磷胆碱能促进脑细胞膜修复,奥拉西坦可改善认知功能。对于存在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建议持续用药3-6个月。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多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戒烟并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每3-6个月复查颈动脉超声评估斑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