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老年人消化不良多与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外邪侵袭、肾阳不足等因素相关。
1、脾胃虚弱: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脾胃运化能力减弱,食物滞留中焦易致腹胀、嗳气。日常可食用山药、莲子、小米等健脾食材,避免生冷油腻。艾灸足三里、中脘穴有助于温补脾胃。
2、饮食不节:长期过饱过饥或偏好肥甘厚味,损伤胃络导致纳呆、反酸。建议少食多餐,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适当饮用山楂麦芽茶促进消化。病理性胃食管反流需联合半夏泻心汤等方剂调理。
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易致肝气犯胃,表现为胁胀、呃逆。可通过八段锦、太極拳疏解肝郁,配合玫瑰花、佛手代茶饮。症状持续者可能出现功能性消化不良,需考虑柴胡疏肝散加减。
4、外邪侵袭:寒湿或湿热之邪内困脾胃,常见腹泻、苔腻。注意腹部保暖,饮食中加入生姜、陈皮化湿。慢性肠炎患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伴随菌群紊乱时需配合益生菌调节。
5、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多见五更泻、完谷不化。宜用肉桂、干姜等温肾食材,艾灸关元穴。糖尿病性胃轻瘫等器质性疾病需金匮肾气丸配合甲钴胺营养神经。
老年人消化功能养护需注重三餐定时定量,餐后适度散步促进胃肠蠕动,冬季避免脐周受凉。长期消化不良伴体重下降需排查消化道肿瘤,日常可按摩腹部顺时针36圈+逆时针24圈帮助气机调畅,体质偏寒者慎食绿豆、苦瓜等寒凉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