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用药指南 > 资讯详情

乙状结肠癌的分期是怎样的

发布时间:2025-04-16 15:51 相关企业:Milupa GmbH

乙状结肠癌的分期主要依据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情况,临床常用TNM分期系统划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

1、Ⅰ期特征:肿瘤局限于肠壁黏膜或肌层,无淋巴结转移。此阶段可通过局部切除术治疗,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超过90%。术后需定期肠镜复查,饮食以低纤维、高蛋白为主,如鱼肉、蒸蛋。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百普素 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生产厂家:Milupa GmbH 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胃肠道功能有损失,而不能或不愿进食足够数量的常规食物以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应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病人,主要用于代谢性胃肠道功能障碍、胰腺炎、感染性肠道疾病、放射性肠炎及化疗、肠瘘、短肠综合症、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危重疾病、严重烧伤、创伤、脓毒症、大手术后的恢复期、营养不良病人的手术前喂养、肠道准备。 用法用量:口服或管饲喂养在洁净的容器中先注入50ml冷水,加入本品1袋,充分混合。待粉剂完全溶解后,再加冷水至500ml,轻轻搅拌混匀即可。管饲喂养时,先置一根喂养管到胃、十二指肠或空肠上端部分,正常滴速为每小时100-125ml(开始时滴速宜慢)。一般病人,每天给予2000kcal(4袋)即可满足机体对营养成分的需求。高代谢病人(烧伤、多发性创伤),每天可用到4000kcal(8袋)以适应机体对能量需求的增加。对初次胃肠道喂养的病人,初始剂量最好从每天1000kcal(2袋)开始,在2-3天内逐渐增加至需要量。剂量和使用方法根据病人需要,由医师处方而定。
立即购买

2、Ⅱ期进展:肿瘤穿透肌层达浆膜层,但未累及淋巴结。ⅡA期肿瘤未突破浆膜,ⅡB期突破浆膜层。治疗方案选择根治性手术联合术后化疗,常用药物包括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术后建议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3、Ⅲ期转移: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根据转移数量分为ⅢA1-3枚、ⅢB4枚及以上。需进行根治术联合新辅助化疗,靶向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可能应用于RAS野生型患者。康复期应避免剧烈运动,可尝试太极拳等温和锻炼。

4、Ⅳ期晚期:存在肝、肺等远处转移。治疗以姑息性手术联合全身化疗为主,转移灶可考虑射频消融或肝动脉灌注化疗。疼痛管理使用吗啡类镇痛药,营养支持推荐短肽型肠内营养剂。

5、分期评估:除影像学检查外,需检测CEA等肿瘤标志物,基因检测指导靶向治疗。临床分期可能通过术后病理检查修正,例如术前评估为Ⅱ期实际病理可能升级为Ⅲ期。

患者确诊后应制定个体化随访计划,术后2年内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每年进行胸部CT及腹部增强CT检查。饮食建议采用地中海饮食模式,限制红肉摄入,增加全谷物和深色蔬菜比例。运动康复需循序渐进,从每日步行30分钟开始,逐步过渡到有氧运动。心理干预可加入癌友互助团体,必要时进行专业心理咨询。

上一篇:格列吡嗪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下一篇:火山泥面膜的功能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