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止痛药物辅助、碱化尿液药物缓解症状、中药调理、局部用药等方式干预。该疾病通常与细菌感染、尿路结构异常、免疫力低下、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有关。
1、抗生素:针对细菌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呋喃妥因。左氧氟沙星对革兰阴性菌效果显著,头孢克肟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感染,呋喃妥因多用于反复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用药需完成全程疗程避免耐药。
2、止痛药物:排尿灼痛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兼具消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适合肝功能正常者。严重痉挛时可短期使用解痉药山莨菪碱,但青光眼患者禁用。
3、碱化尿液:枸橼酸钾颗粒能升高尿液PH值,缓解膀胱刺激症状。碳酸氢钠片也可碱化尿液,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服用期间需监测尿常规,避免与某些抗生素同服影响疗效。
4、中药治疗:癃清片含金银花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热淋清颗粒对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中药需辨证使用,湿热下注型可选用八正散,脾肾两虚型适用知柏地黄丸。
5、局部用药:高锰酸钾坐浴可清洁会阴部,聚维酮碘溶液稀释后冲洗能减少细菌滋生。绝经后患者可短期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但需警惕乳腺增生风险。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ml饮水量,推荐淡竹叶茶、玉米须茶等利尿饮品。避免久坐憋尿,性生活后及时排尿。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如厕后从前向后擦拭。蔓越莓制品含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黏附,建议每日摄入200g新鲜蓝莓或30g蔓越莓干。急性期暂停游泳、骑行等运动,恢复期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