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癣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口服抗真菌药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交叉感染、增强免疫力等方式治疗。体癣通常由皮肤癣菌感染、免疫力低下、湿热环境、接触传染源、皮肤屏障受损等原因引起。
1、外用药物:局部涂抹抗真菌药膏是治疗体癣的基础方法,常用药物包括联苯苄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酮康唑乳膏等。药物需覆盖皮损周围2厘米区域,持续使用至症状消失后1-2周,防止复发。用药期间观察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刺痛等不良反应。
2、口服药物:对于顽固性或大面积感染,需配合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等。口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全身,对甲癣等深部感染效果显著。肝功能异常者需定期监测转氨酶水平,妊娠期妇女禁用唑类药物。
3、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通风干燥,每日更换消毒棉质衣物,避免与宠物癣菌接触。洗澡后彻底擦干皱褶部位,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衣物。公共浴室使用防滑拖鞋,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梳子等个人物品。
4、预防传播:家庭成员出现体癣应同步治疗,对患者衣物进行煮沸或消毒液浸泡。避免搔抓患处防止自身接种感染,接触患处后需用肥皂洗手。宠物患癣需带至兽医处进行全身抗真菌治疗,定期对环境喷洒抗真菌喷雾。
5、免疫调节:长期熬夜、压力过大会降低免疫力,增加真菌感染风险。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量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HIV感染者需规范抗病毒治疗,从根源减少真菌定植机会。
治疗期间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衣物。每周用硫磺皂沐浴2-3次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康复后继续使用抗真菌沐浴露预防复发。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化脓需及时皮肤科就诊,顽固病例可能需进行真菌培养指导精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