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结节可通过定期观察、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是否需手术取决于结节性质、大小及症状,通常由炎症、碘代谢异常、遗传因素、辐射暴露、自身免疫疾病等原因引起。
1、定期观察:良性小结节<1cm且无压迫症状时,建议每6-12个月复查超声。观察期间需监测结节增长速度、血流信号及钙化情况。生理性因素引起的结节可能随激素水平变化自行缩小。
2、药物治疗:甲状腺炎伴结节可口服左甲状腺素钠调节激素水平,桥本甲状腺炎需配合硒酵母片改善免疫。病理性结节可能与TSH水平异常、TPO抗体升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颈部肿胀、吞咽不适等症状。
3、射频消融:适用于3-4cm的良性实性结节,通过热凝固使结节缩小50%-70%。该微创治疗保留甲状腺功能,术后需穿戴颈部压力带24小时,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
4、手术指征:恶性结节TI-RADS 4类以上或直径>4cm的结节需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多发癌变需全甲状腺切除。病理性结节可能与RET基因突变、颈部放射史有关,通常表现为声音嘶哑、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5、功能评估:所有手术患者术前需检查喉返神经功能,术后定期监测甲状旁腺素和血钙水平。全切患者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部分切除者根据TSH值调整药量。
日常饮食注意控制海带紫菜等富碘食物摄入,适度进行瑜伽或游泳等低强度运动。术后患者应每日自查颈部是否有新发肿块,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水肿,避免领带或项链压迫手术区域。出现心悸、手抖等甲亢症状或持续声哑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