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表现为手部麻木、疼痛及功能障碍。
腕管是由腕横韧带与腕骨构成的骨纤维管道,内有正中神经及9条屈肌腱通过。当管腔容积减少或内容物增多时,神经受到机械压迫,导致神经传导功能障碍。
长期重复性手腕动作如打字、使用鼠标可能引发慢性劳损。妊娠期水肿、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系统性疾病可增加发病风险。肥胖者腕横韧带增厚也是潜在因素。
夜间麻醒是特征性表现,患者常诉拇指、食指、中指及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大鱼际肌萎缩,表现为拇指对掌无力,捏持动作困难。
神经传导检查显示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Tinel征阳性叩击腕部诱发麻刺感和Phalen试验阳性屈腕60秒诱发症状具有临床提示意义。超声检查可测量神经横截面积增大。
夜间支具固定保持腕中立位可减轻压力。口服维生素B6、甲钴胺营养神经,严重者可行腕横韧带切开减压术。职业人群应调整工作站高度,每30分钟做手腕伸展运动。
建议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摄入,规律进行瑜伽手腕拉伸训练。冷水浸泡可暂时缓解急性期肿胀,但长期护理需结合神经松动术。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考虑显微神经松解手术干预。